對于中國男籃而言,今年夏天,確實算得上是一個“開花結果”的夏天。男籃國家隊在陣容并不齊整的情況下,于亞洲杯闖入決賽,并且最終以1分惜敗強大的澳大利亞。而在U16亞洲杯,國青也是在半決賽擊敗新西蘭,與澳大利亞會師決賽。
日前,現(xiàn)中國籃協(xié)主席郭振明在做客央視節(jié)目《籃球公園》專訪時,也談到了前主席姚明。他表示:這3年多時間,自己從姚明身上學到了很多,他的職業(yè)化、商業(yè)化、市場化理念、國際籃球的最先進發(fā)展技術理念,為中國籃球發(fā)展做了一些長遠、基礎的工作,比如體教結合、青訓、國際上最先進的數據化分析,而這些大量的扎實基礎性工作,有些是短期內難以顯現(xiàn)作用的,但有些已經慢慢在顯現(xiàn)。
郭振明這段話,也引來了球迷的熱議:“既是高水平發(fā)言,也是實事求是”。其實在姚明上臺之前,中國籃球是比較斷層的,基本上10幾歲青少年階段的球員,很難接受到專業(yè)培訓,更別說去到亞洲,甚至是國際舞臺打比賽。
但在姚明擔任籃協(xié)主席期間,重視起了青訓,也最終讓這些U16-U19的青少年得到了充足的曝光,像這次U19世界杯的張博源、陳家政,U16的張懿趙杰,都是極為典型的例子,另外這些年CBA涌現(xiàn)出像張寧、鄒陽這些從大學球員成功轉型成為職業(yè)球員,也得益于姚明的功勞。
球員時期就為中國男籃貢獻了很大一部分力量的姚明,其實已經不缺錢不缺名利了,但為何在退役之后,他還愿意去當籃協(xié)主席,收拾前任留下的爛攤子?因為他是真的想把中國籃球搞好。畢竟作為曾經國家隊的核心球員,中國男籃曾一度站上過世界籃壇的巔峰(前八),但在姚明退役之后,不管是易建聯(lián)還是周琦領軍的中國男籃,都沒能在國際賽場上打出具有說服力的表現(xiàn)。
在這次“開花”前,姚明確實承受了許多誤解,雖然此番卸任籃協(xié)主席,但姚明依然心系中國籃球,仍然與郭振明保持著溝通。也真心希望今年夏天U16男籃和中國男籃的復蘇,會是整個中國籃球重回正軌一個前兆,只有每任主席都想著去栽樹,才會有源源不斷的“果實”結出來。